这个地方有着皇权的影子,背后究竟是时代的冷
在历史的长河中,晋商家族如商贾之星,璀璨而短暂。以介休范式为例,这个曾在清王朝中显赫一时的大家族,仿佛一颗倏然划过的彗星,其辉煌与陨落都令人扼腕叹息。
介休范式,在清初便立下赫赫战功。当帝亲临西北,遭遇运粮困境时,范家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承担起国家的粮草运输。在沙漠地区,他们面临着饥寒缺水的艰难环境,但依旧坚持前行,为皇家大军提供后勤保障。他们的坚韧和毅力,赢得了皇帝的嘉奖和赏赐。范家的另一项重要任务——运铜,却是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在日本贩铜,需要在风口浪尖上冒险,稍有不慎,便可能船毁人亡。
范家因出入关外而在清初立下功劳,被奉为“皇商”,踏上了富贵之路。取得政治与经济特权的他们,也意味着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范家逐渐成为清财政政策和军协饷供应的附庸性工具。虽然他们的兴起与自身努力密不可分,但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政治力量。当清发现可以不断压榨这些所谓的“皇商”时,便毫无顾忌。
范家的经营模式与规模受到清廷的严格管控,完全失去了商业应有的自由。他们试图向清争取与民商平等的待遇,然而清廷的冷漠回应让他们失望。作为清的御用商人,虽然得到了优惠,但这优惠的背后是巨大的代价。贵族缺钱、打仗钱紧、有工程,都会找到皇商,其数字之巨大,令人咋舌。不仅如此,送礼成了日常,甚至变成了一个可以商量的买卖。
范家最终无法支撑这样的内忧外患,无论是铜矿还是食盐,他们都无法完成朝廷的任务。朝廷便一脚踢开这个为政权多年的家族,范氏入狱。
回首过去,范家的辉煌虽已消逝,但他们的经历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作为商人,心中最应记挂的应是不断提高自身以适应时代,而非与权力进行牵连。或许,昔日的晋商若能离权力远一点,离市场近一点,他们便有机会将汇通天下的钱庄与票号转变为现代银行,继续走下去。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范家的荣耀与困境,也看到了商业与权力的交织与冲突。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历史的警示。商人应以其商业精神为本,顺应时代潮流,而非过度依赖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