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遗传“自毁”基因 改良蚊子首次在美投放
【重磅新闻】刷新历史!美国佛罗里达群岛迎来前所未有的科技实践——转基因蚊子投放实验。据英国生物技术巨头牛津昆虫技术公司报道,他们首次在此区域投放了经过基因改良的蚊子,其目标直指当地肆虐的携带疾病的野生蚊子种群。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尝试将转基因蚊子投放于实际环境中。这一新闻首先被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深入报道。
在此之前,牛津昆虫技术公司已在全球多地投放改良后的埃及伊蚊,包括巴西、开曼群岛、巴拿马和马来西亚等地。据该公司报告,投放区域中的埃及伊蚊数量锐减,至少减少了九成。埃及伊蚊是疾病传播的元凶,能够携带寨卡、登革热、奇昆古尼亚热和黄热病等致命病毒。而投放经过基因改良的蚊子,能在不使用任何杀虫剂的情况下有效控制蚊子数量,为防控疾病传播带来福音。
值得一提的是,牛津昆虫技术公司投放的所有蚊子均为雄性,并且经过了特殊的基因改造,携带了一种致命基因。当这些改造过的蚊子与野生雌性蚊子交配时,致命基因会传递给后代。虽然这种基因对雄性蚊子的生存没有影响,但它会阻止雌性后代制造必要的蛋白质,导致它们在成熟前死亡。由于只有雌性蚊子才会叮咬人类(雄性蚊子仅以花蜜为食),因此通过改良蚊子的基因,能够切断疾病传播给人类的途径。
佛罗里达群岛上的埃及伊蚊虽然仅占该地区蚊子总数的4%,但它们引起的疾病传播问题却不容忽视。《自然》杂志报道,这一比例虽小却足以引发大问题,使得佛罗里达群岛每年需要花费巨额资金来对抗这些害虫。据美国小发明网站称,每年佛罗里达群岛蚊子控制区委员会要投入高达百万美元的经费来喷洒杀虫剂和其他控制措施来对抗这些蚊子。而现在,有了牛津昆虫技术公司的转基因蚊子投放实验,这片地区的人们或许可以迎来新的希望。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是对科技力量的展现,更是对人类健康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