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的后果
社保保障缺失与风险:全面断缴影响
一、五大社保项目的基本保障缺失
养老保险:无法累计缴费年限,退休后无法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权益。更为严峻的是,在断缴后选择补缴时,可能面临超过本金的高额滞纳金。
医疗保险:一旦断缴,次月便失去医疗保障,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需全额自费。想要终身享受医保待遇,需累计缴满20-25年(因地区而异),断缴可能导致年限重新计算。
工伤保险:断缴后立即失效,工伤事故的治疗费用需自行承担,这无疑加大了个人经济风险。
生育保险:无法申领生育津贴(顺产约2万元,剖腹产约2.8万元),同时产检费用也无法报销。
失业保险:在断缴期间,失业者无法享受失业金(如中山市每月约1629元,最长24个月),这无疑加重了失业者的经济负担。
二、城市权益的限制影响
购房资格:在许多城市,购房资格与社保缴纳年限挂钩,如北京要求连续缴纳社保5年。断缴意味着需要重新累计年限。
公共服务:外地户籍子女在积分入学、公租房申请、落户等政策上,都会因社保缴纳的连续性而受限。
三、法律责任与经济风险加剧
企业责任: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社保将面临罚款,罚款金额最高可达应缴费用的三倍,相关责任人也将面临罚款(500-3000元)。员工有权申诉要求补缴,滞纳金将由单位承担。
个人补缴限制:对于2011年前参保者,延迟退休5年后可一次性补缴。对于2011年后参保者,一般不允许一次性补缴(部分地区例外)。
四、特殊情形的处理与考量
若选择将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虽然可以一次性补缴,但养老金待遇将大幅降低(居民养老金远低于职工标准)。这对于许多依赖养老金生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社保的断缴不仅影响个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还与城市权益、法律责任和经济风险紧密相关。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确保社保的连续缴纳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