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金凤颁诏是什么
天安门,作为明、清两代皇家举行重大典礼和活动的圣地,其启用的场合尤为庄重。只有在皇帝亲征、大将出征的祭路、祭旗仪式,皇帝发布重要文告,以及登基、大婚等盛大庆典时,天安门才会开启。除此之外,它常闭不开,守护着皇家的威严与神秘。
“金凤颁诏”是明清两代在天安门举行的最为盛大的典礼之一。颁诏分为“登极诏”和“颁恩诏”,前者是新皇帝宣告继位原因和日期,后者则是宣布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这些宣告的文件被称为“诏书”,它们以金龙装饰的硬黄纸制成,长两丈、宽两尺。
在清代,诏书的前半部采用汉文,后半部则用满文,最后盖上皇帝的玉玺。之后,它被卷成约13厘米粗、1米长的形状,外包金龙云纹黄缎,横置于黄架上。此诏书由礼部尚书领至礼部,抄录多份,分发给全国,以向人民宣告。
颁诏仪式从太和殿开始。当天,太和殿内东侧设有一张黄案,用以放置诏书。丹陛正中亦设黄案。午门外,龙亭和香亭已就位,天安门城楼垛口中央的金凤台也已布置妥当。所有参与颁诏的官员,如奉诏官和宣诏官,都已穿戴整齐,恭敬地等待仪式的开始。
颁诏仪式开始时,内阁学士手持诏书,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礼仪,最终由皇帝盖上御玺。然后,礼部尚书在太和殿用云盘承接诏书。文武百官按官阶排列在外金水桥南,静候宣读。
宣诏官登上城楼,面西而立,开始宣读诏书。这声音仿佛从天而降,听起来极为神圣。文武百官及充当百姓的“耆老”们,按照官位顺序,面向北方跪拜,感谢“皇恩”。
宣读完毕后,诏书被放入一个形似“云朵”的木盘内,然后来到城楼垛口正中的金凤前。金凤口中的诏书象征着君命自天降。早已等候在楼下的礼部官员跪接诏书。这一过程被称为“云盘接诏”。
随后,诏书被放回龙亭内,伴随着黄盖、仪仗和鼓乐,送往礼部。礼部尚书及众官吏在礼部衙门前迎接,并将诏书置于大堂内,之后将其誊抄并分送各地。这一整套仪式被称为“金凤颁诏”。清代诗人毛奇龄以诗描绘此景象,展现出了皇权的威严与尊严。
每当想起天安门前的金凤颁诏仪式,那庄重肃穆的场景便浮现在眼前,让人感受到皇权的神圣与至尊。更多关于明清的金凤颁诏的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历史的奥秘。
世界奇闻
- 明清的金凤颁诏是什么
- 你身边发生过什么用科学解释不了的农村怪事
- 河正宇坦言想演爱情片 想拍《诺丁山》那样的爱
- 顾漫肖奈原型(微微一笑很倾城电视剧肖奈是谁
- 榴莲怎么画 榴莲怎么画才好看
- 迈克尔·杰克逊滥用药物导致恶果
- 震惊了!残忍的“阉割术” 只为了不让动物发情
- 最有名禁曲《黑色星期天》死了多少人 来自死亡
- f1中国站灵异事件,历年F1中国上海站分站冠军都有
- 乐没有思蜀的二沉含意 并没有必定指的是刘禅
- 如意公主的结局怎样隋炀帝女儿如意公主
- 灵异事件!日本怪谈禁止进入的房间【回顾】
- 男生桃花眼面相正缘难寻吗
- 黔西南算命哪里准请用八字算命!
- 为了让后宫女人保持贞节 朱元璋实行这一制度
- 男的揪女的头发鬼故事(张震讲鬼故事邪恶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