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真的是以胖为美吗 这种说法是从何而来的
对于审美的探索,常常引人深思。在炎炎夏日,那些身材微有肉感的女孩总会畅想,若生于唐朝,自己定会被视为国色天香的大美人。一提起唐朝,很多人直觉上认为唐朝人以胖为美,但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实际上,唐朝的审美观念与今日无异,有喜欢骨感美的,也有欣赏丰腴之美的。
唐朝的发展史丰富多彩,包括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等阶段。其中,很多人认为盛唐时期出现了以胖为美的潮流。这一观点主要源于杨贵妃的形象。传闻杨贵妃是唐朝的公开美人,身材微胖,被视为唐朝审美标准的代表。历史记载中的杨贵妃真的如传闻所说那么胖吗?
在《》与《》的描述中,杨贵妃被形容为“丰艳”,这给人一种她是个胖美人的印象。但细想,这些史书的作者并非唐朝人,他们未曾亲眼见过杨贵妃,又如何知道她的体态呢?《长恨歌传》中记载杨贵妃是“纤秾中度”,意味着她的身材正常。而《长恨歌》中的“侍儿扶起娇无力”,则描绘出一个柔弱的女性形象,若是杨贵妃身材微胖,又怎会呈现出如此娇弱的姿态呢?
或许有人会提及唐代仕女图中的美人形象都是胖胖的。这些画作所描绘的并不完全代表唐朝真正的美人形象。在《宣和画谱》中,画画的子弟多为豪门大族,他们所见的美人也大多是富贵人家的大家闺秀。这些女子的身材微胖,且因地域原因,大多集中在关中地区,所以画作中的女子形象也多以关中女子为主。唐朝所信奉的佛教菩萨形象都是宝相庄严,显得富态丰满,这也影响了画中的女子形象。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唐朝人以胖为美,或者只有胖子才被视为美人。唐朝的审美标准其实与现在相差无几,也有多种多样的审美观念。历史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真相往往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需要我们细心去探寻。对于美的定义,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标准,我们应该尊重并欣赏每一个时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