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乖崖为何会因为一杯库钱就杀了库吏呢?
北宋时期,崇阳县的名臣张乖崖曾遭遇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某日,当他路过库房时,一名库吏鬓边巾下挂着一枚大钱从库中走出。面对张乖崖的质问,库吏毫无惧色,坦然承认这是库钱。这位县太爷性情急躁,随即命令随从将库吏掀翻在地,欲施以重罚。库吏则毫不畏惧地高声辩解道:“一枚钱而已,你能打我,还能杀了我?”张乖崖愤怒之下,亲自拔剑将库吏处死,并上报御史台自责。
这起事件背后隐藏着官场上的深层次问题。当时有句谚语流传甚广:“当官不如为娼(谐音‘仓’)”,暗示管库吃库是公开的秘密。库吏们挪库银放债生息只是最客气的方式。若涉及实物存储的库房,还有以次充好甚至报损注销等手段。大多数庸官面对这种情况会选择退缩,因为库吏们能保证在离职时进行账目交接时无误。一旦开始追查他们,可能会遭到反击。许多官员宁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这也使得管库成为了一个肥差,那些贪婪的官员与库吏勾结,共同窃取国家财产。历史上曾有叶景初与陆县尹的勾结案例,最终陆县尹被迫承担贪污的罪名,这引发了州县官员之间的默契:一旦有库吏亏空的事曝光,其他官员往往会选择掩盖事实而不是追究责任。这种官场文化使得管仓库成为了一个“好出息”的职位。“为娼不如从良”,因为粮房的“出息”更大。例如,利用处理变质谷物的机会从中抽取利益就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老奸巨猾之人才能在这个官场怪圈中生存下来。庐江县粮房书吏陈运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任知县试图替换他,但唐端由于缺乏经验和人脉关系而陷入困境并最终自杀身亡。这也使得那些小吏们织就的网更加难以打破,官府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因此史书上有言:“本朝与胥吏共天下”。这反映出当时官场中的普遍现象和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官僚制度改革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