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ufo >

贵州苗族老妇一眼破译神秘图案

ufo 2025-11-11 13:43www.178767.comufo事件

神秘赏凳石揭示古夜郎军士踪迹

近日,在贵州镇宁自治县江龙镇的蒙正苗族聚居区,一种雕刻精美的赏凳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赏凳石上的图案,对于汉族和布依族的主人来说,似乎是一头雾水,蒙正苗族的妇女却能一眼解读其中的秘密。而更为引人瞩目的是,赏凳石上的一些图案,呈现出古代兵器和军士的形象,引发了人们对古夜郎国军事历史的猜测。

贵州苗族老妇一眼破译神秘图案

专家团队在镇宁一古城发现这些赏凳石时,注意到其上的一些图案与古夜郎国的军事有关。结合其他证据,他们推测这座古城可能是古夜郎的“陪都”。报道中提到,这些赏凳石的发现地点江龙镇杨柳村,除了少数汉族和布依族居民外,主要居住的是蒙正苗族。

在村民黄志会家中,我们看到了两个雕刻精美的方形赏凳石。这些赏凳石只有正面和左右两面有图案,其中一些是动物和植物,而另一些则融合了古代兵器如月牙形的戟。在距黄志会家约2公里的另一个村民组,村民陈福全家的赏凳石和柱石凳上的图案,也揭示了古代兵器和军士的存在。据了解,杨柳村还有两户村民家中收藏了这种赏凳石。

这些赏凳石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据黄志会介绍,他们的祖先在200多年前搬到这里时,就发现了这些神秘的赏凳石。他们来自汉族和布依族,对赏凳石上的图案并不了解。蒙正苗族的妇女却能够轻松地解读这些图案。

黄志会和陈福全对赏凳石和柱石上的图案一直感到神秘莫测,尽管它们美得令人陶醉,却似乎隐藏着某种深邃的含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图案的奥秘却被居住在此地、自称夜郎王后裔的蒙正苗族妇女所揭示。这些妇女一直对这些赏凳石一无所知,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被它们所吸引。

王正英,这位64岁的蒙正苗族雕花刺绣高手,指着赏凳石上的图案解释起来。她说,这些图案是山蝴蝶、水蝴蝶和银钩花等等,这些花纹图案现在仍然被她们绣在服饰上。仿佛这些图案承载着一种神秘的文化记忆,跨越时空,在她们的指尖得以传承。

早在2006年,镇宁自治县江龙镇杨柳村发现了一座神秘古城。这座古城位于大干仗杜村民组的一座高山上,占地约10平方公里。城墙环绕,防御工事坚固,显然是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堡。据居住在此的布依族、汉族和苗族同胞们说,他们的祖先在明清时期来到这里时,这座古城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神秘古城的来历引起了专家们的极大兴趣。贵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田玉隆经过实地查看后表示,这是他在贵州见过的规模最大、最宏伟的古城。而镇宁自治县竹王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文金则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他认为,这座神秘古城可能是夜郎王室后裔在被击败后修建的“陪都”。

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证据的支撑。杨柳村发现的赏凳石上的图案,以及蒙正苗族妇女对这些图案的解读,似乎揭示了古城的某种文化渊源。当地发现的“活人坟”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杨文金还指出,赏凳石上的图案可能描绘了夜郎士兵的形象,这些图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座神秘古城似乎承载着夜郎国的历史记忆,它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揭示夜郎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座古城不仅是一座物理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解读。杨文金透露,当“兴”的后裔在牂牁太守的攻势下遭遇挫败,他们引领余部逃至大干仗,并依地势建立了由三道城墙守护的城池,作为夜郎国的“陪都”。最近发现的赏凳石很可能就源自这个时期。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将领张嶷在打败夜郎“陪都”的遗民后,将这些族人进行了迁徙。而在蒙正苗族中流传着一种说法,他们的祖先因被迁走而遗留下来。

由于老年人和孩子行动不便,首领们在大干仗附近的山坡上设立了惊人的“活人坟”。这些是为老人和孩子准备的,让他们在其中吃完少量准备的食物后等待死亡。当官方和青壮年族人离开后,一些老人和小孩奇迹般地逃出了“活人坟”,因不敢在原居住地逗留,他们选择了海拔较高的蜂糖大山作为新的居住地。经过数百年,这些遗留下来的蒙正苗族逐渐移居到现在的山下杨柳村。

杨文金分享说,蒙正苗族在古代采用了一种独特的信息记录方式:他们将象征性的图案用尖刺刻在特殊的木叶上,待其晒干后妥善保存。后来,他们将这些图案雕刻在石头上,再后来,妇女们甚至将它们绣在了自己的服饰上。蒙正苗族妇女能够轻易地识别赏凳石上的图案,而对此一无所知的汉族和布依族同胞则无法识别。

杨文金还提到,古代的赏凳石通常雕刻的是花鸟虫鱼以及其他的动植物图案。赏凳石上刻有兵器、军士的图案相对稀少。至于赏凳石上的兵器、军士图案是否与夜郎国的军事有关,这仍需要专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考证。此报道来源于贵州都市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