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仲-历史人物百科
《闻仲:封神英雄,商朝之擎天柱石》
在深邃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人物,如雷贯耳,他便是闻仲。他是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璀璨明星,是商朝的三朝元老,一位在混沌的封神之战中力挽狂澜的英雄。

闻仲,一位在帝乙托孤重任下辅国的太师。当商纣王之父帝乙驾崩时,他肩负起托孤的重担,其人生轨迹从此与商朝的兴衰紧密相连。他的生涯,如同商朝的一颗明星,照亮了黑暗的时代。
闻仲的法力无边,位极人臣。他幼年拜师截教碧游宫金灵圣母门下,学成归来后,便全身心投入到辅佐帝乙和纣王的伟业中。他的忠诚和努力,使他在殷商文武中被誉为双璧之一,以一己之力守护着殷商的江山社稷。命运的车轮无情,他在西征西岐时战死绝龙岭,亡于云中子所炼通天神火柱下。
这位伟大的英雄,他的生平充满了辉煌与悲壮。他是通天教主座下的亲传弟子之一,与金灵圣母等人并肩作战。在封神一战中,他率领截教众人对抗姜尚等人。尽管天数不可违,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职责,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闻仲的人生经历充满了坎坷与磨难。他在完成师父的嘱托后,又回到了凡间,尽心尽力地辅佐国家。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使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在封神之战后,闻仲被姜子牙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成为雷部的统领。他的责任是兴云布雨,长养万物,诛逆除奸。他的封神之路,是对他一生的肯定和赞扬。
闻仲太师长期征战北海,期间纣王朝政一度动荡。当他凯旋回朝,愤然提出十策,痛打奸臣费仲、尤浑,力劝纣王改过自新,重塑朝纲。可惜,东海战事再次爆发,闻太师再次领兵出征,使得朝政更加败坏。因纣王残暴无道,武王伐纣之战爆发。闻仲太师为保卫殷商,挥兵西征,与姜尚对阵。众多截教纷纷前来相助。命运不可抗拒,最终在绝龙岭一战中,闻仲太师陨落,死于云中子所炼的通天神火柱之下。
闻仲太师是殷商纣王的首席大臣,地位崇高。他精通五行变化,坐骑墨麒麟神速无比,手执雌雄双鞭。闻太师还头生三眼,中间的眼睛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放射出数寸白光,辨识奸邪忠良。在封神大战中,闻太师是商朝的关键人物,也是截教道人支持商朝的重要原因。
闻太师在商朝中地位非凡,能力超群。他拥有极强的精神力量,同时擅长剑术。关于闻太师的真实能力,人们无从得知,因为他从未亲自出手。他与姜尚姜子牙都是商周两朝中地位显赫的丞相。虽然两人交手一胜一负,打成平手,但在修行和法宝方面,闻太师略胜一筹。
据《封神演义》记载,闻仲太师能远能近,刀枪不入,“金刚护体”。他虽非天仙,但属于地仙一流,精通金木水火土遁变化。黑麒麟须臾千里,执雌雄双鞭,威风凛凛。他的中间一目神通,能够放射出白光,辨识奸邪忠良。闻太师辅佐两朝君主,为商朝的稳定立下赫赫战功,为人刚正不阿,深受人们尊敬。
尽管闻仲似乎与某些不良名声相伴,他的“忠义”之精神却无人能忽视。他在历史长河中,如同烁烁星光,即便是在浩瀚的历史长卷中,也总能找到他的影子。在《封神》这部传奇作品中,闻仲的形象生动鲜明,深入人心。
在《封神》的世界里,有些角色是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比如武王、姜尚和黄飞虎等人。闻仲这个角色却有着更为复杂和神秘的面貌。有人称其在唐朝的李靖身上找到了闻仲的历史原型,然而更多的人则认为闻仲是纯粹的虚构人物,甚至有人猜测他可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文仲。然而这些都已经是历史的迷雾,无法真正确定。
闻仲这个人物在故事中的形象却是鲜明而深刻的。他被商朝君主托孤,身为太师,德高望重,对商朝忠心耿耿。他拥有先王赐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尽管他面对的是昏君纣王,且在逆天行事,但他仍坚持自己的道义和忠诚。在多次的战争中,闻仲虽然不断受到妲己和申公豹等人的陷害和刁难,但他始终对纣王忠心不二,这种忠诚可谓愚忠。
闻仲的故事在《封神》中充满了波折和戏剧性。他先后派晁田、晁雷、张桂芳等将领攻西岐,但都以失败告终。闻仲无奈,只好亲自带领大军前往西岐,与周决战。他的故事在汉调二簧传统剧目《闻太师回朝》中得到了更为详尽的描绘。在这部剧目中,闻仲征战北海回朝后,面对比干丞相挖心、姜皇后剜目剁手、贾氏夫人坠楼而死、黄飞虎反出五关等事件,无限悲愤。最终他鞭打奸臣,跨上麒麟,再战西岐。整个故事情感丰富,戏剧冲突激烈。
闻仲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或者一个传说,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他的忠诚、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都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典范。他的故事被演绎成戏剧,被人们传唱,成为了一种文化的传承。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抄本的《闻太师回朝》,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一人物的重要窗口,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一角色背后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