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行业到底有多暴利
医美面膜市场:高净利率与巨大潜力的背后
一、令人瞩目的企业净利率超越常规消费品领域
在消费品类目中,一些企业的净利率令人瞩目地超越了常规消费品。以敷尔佳为例,其2018年的净利率高达53%,比同期贵州茅台还要高出两个百分点。而在随后的几年里,其净利率仍保持在令人震惊的数值之上,综合毛利率维持在惊人的76%-83%。类似的企业还有巨子生物,其近几年的净利率也都稳定地超过了50%。这些数据无不展示了这些企业在行业中的强势地位。与普通的面膜相比,医美面膜的毛利率更是高达77%-83%,远超普通妆字号面膜。
二、令人费解的生产成本与终端售价差距
深入了解这些高毛利率背后的原因,我们发现,生产成本与终端售价的差距悬殊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以面膜为例,一片面膜的原材料成本仅约0.2元,加上包装成本也不超过1元,但在市场上的售价却能达到惊人的10-40元/片。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使得这些产品的定价策略显得尤为激进。
三、轻资产运营模式成为利润助推器
那么,这些企业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高利润的呢?轻资产运营模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企业往往通过OEM代工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研发费用的投入。以敷尔佳为例,其2021年研发人员仅8人,研发费用率不足0.1%。尽管如此,由于市场需求旺盛,高溢价仍然能够保证企业的利润空间。而行业普遍将营收的相当一部分用于营销推广,以确保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四、市场需求持续扩张,未来前景广阔
随着轻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医用敷料的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轻医美用户将达到2354万人,术后修复需求推动医用敷料市场规模年增23%。功能性护肤品的热潮也在持续升温,Z世代消费者对功效性产品的偏好显著,面膜的消费频次也在不断提高。
五、行业监管趋严带来的风险
行业监管的趋严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国家已加强对“医美面膜”宣传的规范,要求械字号产品不得使用“美容”“保健”等误导性描述。这一举措可能会影响部分企业的溢价能力,对行业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来看,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和消费者对功能性护肤品的热衷,医美面膜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