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对钴进行收储
一、储备规模与时间线概览
历史储备数据揭示:中国在2023年5月和10月分别增储了5000吨和3000吨钴,而在2020年因刚果(金)的供应中断,更是紧急收储了2000吨钴以应对需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经启动新一轮的钴收储招标,规模预计约为2000吨,并且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据此推测,结合以往的增储节奏,全年收储的总量可能会达到惊人的5000吨级别。
二、深入了解收储动因
中国钴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97%,其中绝大部分来源于刚果(金),该国的钴产量占全球供应的74%。收储行动旨在缓解因地缘政治风险,如刚果(金)的出口禁令等引发的供应中断压力。刚果(金)自2025年3月实施出口限制后,钴价已上涨至25美元/磅,涨幅达10%。预计中国的收储行动可能进一步推高价格,甚至可能达到28美元/磅,涨幅达12%。
三、收储对市场的深远影响
中国的收储行动对全球市场产生了显著的价格驱动效应。据了解,中国每收储5000吨钴(约占全球年产量的3%),就能推动钴价上涨2美元/磅。若2025年收储规模进一步扩大,钴价有望突破30美元/磅。收储计划与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增长形成了叠加效应,预计未来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辆,这加剧了全球钴资源的竞争。
四、政策布局的战略意义
中国通过“海外投资+战略储备”的双轨策略,增强了对关键资源的控制力。在刚果(金)的钴矿投资占进口量的29%,这一举措也被视为对冲潜在的国际风险,如美国可能的关税征收(如特朗普拟对铜征收关税)以及国际制裁的关键举措。中国的钴收储行动反映了其构建供应链韧性,强化在新能源产业的主导权的战略意图。这不仅是一项经济决策,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政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