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大佛显灵的传闻 乐山大佛关眼抽泣事变
在四川乐山,巍然耸立着一尊高达七十多米的佛像,比世界最大的雕塑——阿富汗帕米央大佛的站像还要高出二十余米,这就是广为人知的乐山大佛,又名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自乐山大佛竣工以来,围绕它的神秘传说层出不穷,如佛像闭眼、哭泣等奇异现象,引发人们纷纷猜测这是否为乐山大佛的灵验显现。
我们都知道,佛和神不过是人们出于信仰而创造出来的虚构角色,并不存在真实的实体。那么,大佛显灵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乐山大佛的神奇传说以及佛像闭眼哭泣的故事。
乐山大佛的闭眼事件一直备受关注。网络上流传着乐山大佛在2017年闭眼的故事,几乎让人信以为真。据说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大佛曾闭上眼睛。当时,四川有许多人因饥荒而死亡。有一天夜里,人们看到大佛似乎闭上了眼睛,有人猜测这是大佛因心中不忍而做出的反应。这个照片至今仍保存在乐山陈列馆中。不久后,人们又发现大佛脸上挂着泪痕,这更加让人们相信大佛显灵了。
真相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神秘。官方解释说,“乐山大佛显灵”的现象实际上是由酸雨对石像的腐蚀造成的。当时,由于大量的土木工程建设和化石燃料的燃烧,空气污染严重,形成了酸雨。人们都知道,空气污染严重时,会有酸雨降落,对室外的雕像造成腐蚀。乐山大佛也不例外,还有其他雕像也受到腐蚀。人们把酸雨造成的佛像“哭泣”和“闭眼”的现象误认为是显灵,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反复落下的酸雨使得人们产生了误解。后来,对佛像进行了清洗,佛像便恢复了原样。
关于乐山大佛的背景资料也十分丰富。佛像的修建始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当大佛修建到肩部时,海通僧人去世,工程一度中断。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工匠们继续修建大佛。由于工程庞大,朝廷甚至下令征收麻盐税款以资助工程。当乐山大佛修建到膝盖时,工程完工。四十年后,继续对大佛进行修建和完善。在三代工匠的共同努力下,乐山大佛终于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建成,前后历经90年。乐山大佛的排水系统对大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乐山大佛”是人们的通称,官方称呼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