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旅游3天手机流量费花去1.6万
胡女士的一次塞班岛之旅,意外地成为了一次费用飙升的旅程。在外旅游,许多人都有分享生活瞬间的习惯,只需刷一刷朋友圈或者回几条微信信息,对胡女士而言这是日常习惯,却因此引来了意想不到的高额手机流量费。这高额费用的出现究竟是怎样回事呢?我们来探究一下。
在一个寻常的五一假期,胡女士带着满心期待前往美国的塞班岛旅游。飞机刚刚落地,她打开手机网络,给家人报了个平安。就在她以为一切如常时,一则来自中国电信的短信打破了她的平静。短信提醒她流量费已经远超预期,甚至超过了五千元。这让胡女士的手机在短短几天内就被停机了。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胡女士的疑惑如同瀑布般涌现。她并没有浏览任何高流量的网站或视频应用,为何会产生如此巨额的流量费用?仔细核对账单后,她发现那一万六千多元的费用主要来源于一次微信使用。
面对这样的天价流量费,胡女士感到难以接受。她在国外旅游期间只预存了几百元的手机费用,期间并未收到任何欠费提醒,手机也未曾停机。那么,为何会出现如此高额的流量费用呢?这其中涉及到了国际漫游业务的复杂性。原来,中国电信的国际漫游业务定价并非独立决定,而是与漫游地的运营商协商后达成的价格体系。当胡女士身处塞班岛时,她收到的提示短信中确实包含了当地的通话和流量收费情况。但为何会产生如此巨额的欠费呢?原因在于国际漫游账单的返回国内存在延迟,最短需要四五天,最长可能需要三十天之久。这也就意味着胡女士在国外使用的所有流量费用需要等到回国后才能结算。这也是为何她在国外没有收到任何提醒和停机的原因。
那么对于广大出国旅游的游客来说,如何避免类似的天价流量费呢?要尽量避免在境外使用高流量的应用。如果必须使用网络,可以尝试在公共场所使用免费WIFI。同时也要注意一些软件的自动升级、更新以及恶意软件在后台下载文件的行为都会消耗大量流量。如果出国时间较长的话,购买当地的电话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上网的费用。胡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出国旅游时不仅要享受美景美食,更要留意自己的通信费用,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