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杯不醉有水分-古代的美酒究竟有多少度
在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智取生辰纲”,在《传》这一经典著作中有详尽的记载。其中,杨智带领的梁府人,在大热天购买酒来解渴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当酒真正起到解渴作用时,足以说明古代的酒度数是很低的。那些千杯不醉的豪杰,固然有当时的酒杯更小的缘故,但酒精度数低也是主要的原因。
你知道吗?在古代,所有的酒都是发酵酒,度数最多不超过二十度。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经过发酵后过滤即可得到。那些斗酒诗百篇、绿蚁新醅酒的诗句,都反映了当时低度酒的文化。就连武松过景阳冈喝的那十八碗酒,度数也是在二十度以下,甚至是十几度。
自北宋时期,辽国、金国等北方民族进驻中国后,才开始有蒸馏酒的出现。因为他们居住在寒冷的北国,环境恶劣,需要喝高浓度的酒来保暖。蒸馏酒是元朝统治中原后的杰作,通过蒸馏提高酒度。后来满清入关,由于东北天气的严寒,也引起了高度蒸馏酒的热潮,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烧刀子。但我们现代人往往忽视了华夏文明的发酵酒,更重视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蒸馏酒,因此导致许多人误认为中国酒度数高、难喝,这实际上是对我们自家酒的误解。
在北宋时期,辽国、金国、西夏等地的蒸馏酒还没有完全流行起来。当时的人们,尤其是上层社会,更倾向于发酵酒,觉得它口感更为香醇、细腻。发酵酒作为高级宴席上的御酒,其地位在当时是不可替代的。而蒸馏酒则在普通百姓中较为流行,因为他们买不起发酵酒,只能沿用祖辈流传下的蒸馏酒。
到了元朝,由于建立了庞大的欧亚版图并完全统治中土,他们将蒸馏酒置于所有酒类之上,以突出蒙古人自身的文化。虽然当时也兴起了发酵酒,使得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但满清入关后,他们对高浓度、抗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后劲十足的发酵酒,成为了主流。这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对酒类选择的影响。
娱乐圈
- 千杯不醉有水分-古代的美酒究竟有多少度
- 周武王姬发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 求贤若渴的李世民为什么会除掉单雄信?
- 李世民和杨广做了同样的事情 隋朝灭亡了唐朝为
- 乾隆是怎么对待永琪唯一的女儿的?
- 的福康公主婚姻生活有多惨?
- 三国时期费曜有何战绩?右将军是何官职?
- 赵高是怎么死的
- 明朝的灭亡:一件由家暴引发的血案
- 关羽为何看不起同为五虎将的老将黄忠?
- 公元221年,三国都有哪些名人逝世?
- 乾隆继位后第一个宠爱的女人是谁?比令妃还得
- 哭笑不得:三角恋闹的竟然改变了中国战国史
- 谯周:蜀汉第一才子,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 你们知道初唐四杰分别是谁吗-其中成就最高的是
- 李存勖兴教门之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