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前留下誓言 死后2000年陵墓无人敢动
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我们始终怀着对祖先和神人的深深尊敬。传统观念里,动祖先的坟墓,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人物,是极为不吉利的。这其中,有一位千古一帝,他生前立下誓言,使得他的陵墓两千多年来无人敢动,也无人能动。
这位伟大的帝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实现大一统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完成了华夏大地的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奠基人。他的伟业,不仅仅在于统一国家,更在于他推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创造了民族统一的文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自他以后,无论中华大地上如何分裂,最终都会逐步走向统一。
这位皇帝还修建了长城,北逐匈奴,南占百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守护人。在临死前,他发下如此誓言:“朕在此立誓,朕在之日,必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之后,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昌盛!”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他的这句话,威慑了几千年。一方面,他的陵墓修建得无比坚固,机关重重,盗挖者根本无从下手。另一方面,他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他的遗言要保中华子孙永远昌盛,后代王朝基本以他为中华民族龙脉之一,风水所系,怕一旦破坏这风水,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他的陵墓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都没有被盗掘过,也没有大规模的发掘。即使在现代,虽然发掘了兵马俑陪葬坑,但主墓始终未被触动。在文革时期,郭沫若等专家建议开挖秦始皇陵,认为可能存在举世无双的宝物和文物价值。这一提议被周恩来一口拒绝。一方面,当时的技术无法很好地保护文物,开掘其他皇帝陵就是例子,很多文物被破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开挖中国第一个皇帝的陵墓,怕破坏华夏民族的风水龙脉,影响深远。
至今,秦始皇陵的考古挖掘仍然被搁置。这位伟大皇帝的陵墓,仍然保持着他的神秘和威严,见证着他生前的不朽功绩和对华夏子孙的永恒庇佑。他的誓言和功绩将永远被铭记在华夏子孙的心中,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和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