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永历帝后,吴三桂为什么腿软下跪?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位汉人在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人的护卫下,逃至昆明,建立了“滇都”。那段时期,风雨飘摇,命运未卜。
1659年的春节刚过,吴三桂率领数十万大军挺进昆明。朱由榔在1500余名将士的护送下,逃入了中国的属国缅甸瓦城。在那里,老缅王将这位落魄的皇帝留在了缅北山区。两年后,随着吴三桂大军的逼近,新缅王派兵突袭,杀害了南明的遗臣武将,并囚禁了永历帝朱由榔。
1661年年底,朱由榔被押往昆明,交给吴三桂。在篦子坡头的金禅寺内,这位末代皇孙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但天潢贵胄的气质仍然显现在他的身上。
当吴三桂踏入金禅寺,远远看见永历帝时,内心激荡,无法平静。他颤抖着双腿,情不自禁地跪在了这位年轻人面前。永历帝平静地询问来者的身份,吴三桂机械式地应答。那一刻,吴三桂的心中充满了混乱和困惑。他不知道如何回应永历帝的要求,只能勉强答应他的请求。永历帝向吴三桂挥挥手,让他退去,但吴三桂无法自行站起,只能由卫兵扶出。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吴三桂要下跪?他是否意识到那个曾经辉煌的大明王朝即将在他眼前消亡?他的下跪是对历代先人的愧疚,还是他试图用这一跪来为自己赎罪?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吴三桂的行为让他背上了恶名,并遭到了世人的唾骂。
最终,经过清廷的批准,吴三桂在将领爱星阿的监督下,将永历帝父子等人绞杀于金禅寺附近的半坡上。这一事件引发了昆明百姓的愤怒,他们称附近的小坡为“逼死坡”。在民国时期,南都督蔡锷将军为纪念这一事件,在“逼死坡”位置立下了“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这块石碑曾一度失落,但在1983年重新找回,至今依然矗立在那里,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
金禅寺的钟声伴随着历史的沧桑,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而吴三桂的背叛,也永远被镌刻在了历史的石碑上,成为后世评说的话题。每当人们提到这段历史,都会为之动容,为那些英勇的将士、为那逝去的王朝、为那悲壮的一幕幕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