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会跟嘉庆说不能杀和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对于喜欢历史或经常观看电视的人来说,可谓家喻户晓——和珅。这位大臣的名声,在皇帝身边可谓如雷贯耳。尽管他是一位著名的贪财之臣,但他也是皇帝身边的重要辅臣,为皇帝出谋划策,处理国事。
和珅的故事,得从乾隆皇帝说起。乾隆皇帝自幼聪明过人,他的爷爷把他带在身边,传授治国之道,教导他如何识人用人。这种独特的培养方式,使得乾隆皇帝在即位后,更看重臣子的才华而非出身。就像他身边的另一名宠臣纪晓岚,虽然曾被流放,但因其才华被乾隆赏识,最终成为重臣。
说到和珅,他的出身相对较好,出生在官宦人家。但父母早逝,家中只有他和弟弟两人。家里的亲戚企图霸占他们的财产,幸得有家仆保护,他们才得以成长。和珅为了不被欺负,努力读书,学习各种语言,这些努力为他之后得到皇帝的赏识打下了基础。
和珅进入御前侍卫后,初时并未引起乾隆的注意。当西藏送来一份藏文奏折,满朝文武无人识得,和珅却挺身而出,他用熟练的藏文翻译了奏折。从此,和珅的才华和能力逐渐在乾隆面前展现,后来更是被提拔为大官。
和珅之所以能得到乾隆的青睐,不仅因为他的才华和能力,还因为他能准确揣摩皇帝的心思。乾隆知道和珅贪财,但并没有过分追究,因为和珅的能力和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乾隆在临终时,嘱咐儿子不要杀和珅。他的儿子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嘱咐,在和珅被刺死后不久便发现朝中无人能和珅相提并论。每当遇到大事时,朝中无人敢承担责任。这使皇帝深感恼火。后来皇帝曾让史官写一本关于和珅的书批评他贪污行为但是在他看完这本书之后大发脾气他意识到书中只有对和珅贪污的描述而忽略了他的才华和能力。原来皇帝也意识到虽然和珅爱财但他也是一个有能力有才干的官员这也是他为何能在皇帝身边屹立不倒的原因。这一切也印证了乾隆皇帝临终前的嘱咐:“不要轻易否定他的能力只看他的贪财行为。”这不仅是对一个爱财官员的评价也是对一个人才的全面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