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达人18年无偿献血4.5万ml
昨日是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我们聚焦于一位特殊的志愿者——曾繁炼,他是广东省河源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故事从一次普通的献血经历开始,一次献血救活了他的大学同学,这让他深刻认识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性。这一经历点燃了他内心救人的信念,也使他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了长达十八年。他的身影遍布河源以及周边城市,如深圳、广州等地,献血总量超过惊人的4.5万毫升。

曾繁炼不仅是一位献血达人,更是一位充满热情的无偿献血志愿者。他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鼓励他们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在他的引领下,连平县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如今已经拥有数百名志愿者,他们共同为拯救生命而努力。每当河源市中心血站面临应急用血的压力时,曾繁炼总是毫不犹豫地带领志愿者参与应急献血活动。他深知血液的重要性,因此将自己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无偿献血的事业中。他不仅自费乘车前往献血地点,还经常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普及无偿献血的知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这项公益事业。
作为一名普通的个体医生,曾繁炼深知健康的重要性。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不仅是为了救人一命,更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他说:“只要严格控制献血次数和献血量,参与无偿献血不会有损健康。”他还分享了自己献血后的生活习惯:坚持散步、清淡饮食、多休息和多喝水,他认为这些都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他的家人也由最初的担心和不同意,变为现在的积极支持态度。他的实际行动不仅赢得了家人的支持,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他多次获得无偿献血的国家级和省级金奖,这是对他多年努力的肯定。
在国际志愿者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为曾繁炼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点赞。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为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喝彩,为他的坚定信念点赞。他的故事将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为拯救生命贡献一份力量。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志愿者像曾繁炼一样,用自己的行动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和和谐。医生献血:无损健康,反哺社会
在连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外科医生曾晓东经常倡导无偿献血,他认为这不仅是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对个人健康的投资。曾晓东强调,许多人担心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他说,一次献血毫升,远不到人体血量的十分之一,不会影响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体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献血后的一到两小时内,血容量就会得到恢复。各类血液成分也会在短短两周内恢复到原有水平。事实上,即使不献血,血细胞也在不断地老化、死亡,并被新生的血细胞所替代。无偿献血实际上刺激了人体的造血功能,加速了血细胞的生成,使血液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曾晓东提到,献血不仅是为社会的健康做出积极贡献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改善个人健康状况的良机。每一位献血者都会接受严格的血液化验,这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通过献血,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链接:
献血英雄打破纪录
在2003年的一次重大新闻中,国际红十字会宣布了一项令人惊叹的记录:澳大利亚男子詹姆士·哈里森打破了个人献血总量的纪录。从18岁起开始献血的哈里森,经过长达49年的坚持,总共献了480升血液。这相当于常人48年的献血总量。他的献血次数达到了惊人的480次。一个成年男子的血液总量一般不超过3.5升,这意味着哈里森所献的血液相当于近1200听可口可乐的体积。他的事迹证明了献血不仅安全,而且对于那些愿意的人来说,还可以成为一项长期的贡献。(新闻来源:曾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