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还是燕王时,他的燕王府旧址在哪里?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一场风起云涌的战事使得历史的车轮发生了重大转折。那是燕王,开国的第四子,在北平的燕地揭竿而起,以“靖国难”为旗帜,挑战中央朝廷权威的时刻。历经三年的烽火连天,燕王最终在京师南京崭露头角,夺取了胜利。随着建文帝的消失,朱棣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明朝的第三任皇帝。
朱棣的根基在北平,当他成为皇帝后,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北平在他的手中被升格为顺天府,与南京的应天府在政治地位上相提并论。而后,他在皇宫的基础上建造了行宫。到了永乐十八年,朱棣正式宣布迁都顺天府,北京自此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国都,那座行宫也化身为今日的紫禁城。
关于朱棣的燕王府旧址,史书记载详尽。被封为燕王的他在北平就藩时,府邸位于元大都皇城西南的隆福宫,即元朝的太子府。这个位置大约在今天北京的西安门大街以南,府右街以西,灵境胡同以北。身为燕王住在前朝的太子府中似乎有些僭越,然而他的老爹朱元璋却给了他这项特权。
建文帝登基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意图削减藩王势力。朱棣所住的隆福宫自然受到了建文帝的责难。此时朱棣搬出了他老爹当年主持编撰的《祖训录》,声称这是皇考所赐,自他被封燕王以来二十多年间并未增损一毫,与其他王府不同只是因为遵循《祖训录》营缮条例,燕府因元旧而非僭越。
在当燕王时期,朱棣住在前朝太子府中确实诚惶诚恐。然而在他成为皇帝后,昔日太子府的分量似乎变得微不足道。永乐四年,朱棣下令修建紫禁城宫殿的还将他的潜邸燕王府进行扩建并更名为“西宫”。这座西宫历经多年建设,其规模庞大、建筑规格高。据记载,西宫内有奉天殿、左右二殿等建筑群落。而在西宫的东边便是规模更为庞大的紫禁城。朱棣选择在如此近的距离内建造两座大型宫殿,展现出他作为帝王的决心和魄力。然而这座西宫的存在也让后世许多人对明清时期的北京皇城在西南位置上的空缺感到疑惑。事实上这个位置正是西宫承天门的位置所在由于西宫的建造时间早于故宫和外围的皇城城墙所以只能选择让城墙在此处转弯的方案这也体现了朱棣不惜民力的决心和果断决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