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七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天下奇闻 2025-07-06 07:38www.178767.com天下奇闻趣事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解读

南宋诗人陆游的《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是一首倾诉壮志未酬、情感深沉的七言古诗。此诗创作于乾道九年(1173年)春,那时陆游在成都任蜀州通判,一场借酒消愁的夜晚,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震撼人心的诗作。

诗中,陆游通过三个时间段的刻画,展现了豪情壮志与现实的碰撞。前四句是回忆往昔的豪壮:“我曾在东海脍鲸,也曾在南山射虎。”他用“白浪如山”和“急雪满貂裘”的壮阔意象,描绘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描绘了诗人现在的颓唐形象。他已是“华发苍颜”,借醉酒之态,脱下帽子大声呼喊,宣泄心中的苦闷。这种对比强烈地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无奈与悲凉。

结尾部分,陆游并没有沉溺于个人的悲苦,而是转而描写自己的坚定信念:“孤剑犹能发出声响,风雨虽猛,我之驿舍依然挺立。”这里凸显了诗人逆胡未灭心未平的爱国热忱,表现出他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

在艺术特色上,陆游巧妙地运用虚实相间的手法。“脍鲸”是虚写,“射虎”则是实写,这种虚实的转换使得诗歌更具和层次。他还化用了杜甫《饮中八仙歌》的典故,通过醉与醒的场景对比,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

此诗典型地反映了陆游的“英雄失路”之痛,同时也展现了他永不磨灭的报国锐气。整首诗风格生动,语言流畅,既有豪放的气势,又不失深沉的情感,是陆游诗歌中的佳作。

上一篇:奥迪a4l导航 奥迪A4L导航使用教程详解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